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9-08 12:48:39 点击量:
江苏超级足球联赛,江苏足协联赛,足球赛程,积分榜,江苏球队,足球直播,聚焦江苏超级足球联赛,提供2025年赛程、积分榜、参赛队伍资料、赛事直播及精华集锦,全民足球激情不断更新!“苏超”根本没想过要改名?江苏省足协副主席王小湾亲自辟谣,打脸那些胡说八道的自媒体。 这场火爆全网的草根足球联赛,不仅扛住了改名谣言,还用场均上万人的上座率和超3亿的商业价值证明了自己的实力。
最近不少自媒体瞎传,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大家爱叫“苏超”)要改名叫什么“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足球城市联赛”甚至“皮球城市联赛”。 这些谣言越传越邪乎,搞得好多球迷都信了。
作为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组委会的副秘书长,他说得很清楚:“‘苏超’没有改名,也没有想过要改名。 ”这话说得干脆利落,一点没给谣言留面子。
中国足协8月底发了份《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(试行)》,要求所有民间足球赛事都得提前30天报备审批,还要定期交数据,管理赛风赛纪。 有些自媒体就借题发挥,开始编故事了。
德转中国区管理员朱艺直接点名批评这些自媒体,说他们为了流量收益歪曲国家政策,虚构官方消息,借着攻击足协的名义,实际上是在危害苏超和社会足球。 《足球报》记者陈永也质疑了一位认证为“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”的人,说他没调查就传播谣言,专业性有问题。
作为省内第一个以城市为参赛主体、覆盖全省13个地级市的高规格足球赛事,揭幕战就吸引了一万多球迷进场看球。
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武说,“苏超”带来了“泼天流量、话题热度和出圈效应”,塑造了江苏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,实现了最大的文化效应、经济推力和社会效益。
“苏超”对经济的拉动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体育赛事的范畴。 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整个赛季能创造超过3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,平均每座城市能增收2000多万。
赛事期间,南京推出游南京优惠礼包,球迷凭票根可以享受购物、餐饮、住宿优惠;扬州在中场休息时间搞“非遗”展示;盐城的“观鸟 观赛”套餐预订量超过2万单。
常州搞了9.9元的“门票 萝卜干炒饭”套餐,带动本地特产销量翻倍;镇江和宿迁的“醋都”迎“酒乡”推出了非遗夜游,让西津渡客流量增加了3倍;徐州队在赛场展示“彭城七里”文旅条幅,中场放城市宣传片,赛前发旅游手册。
“苏超”的火爆也体现了江苏独特的“散装”经济模式。 2024年江苏GDP达到13.7万亿,全国第二。 2025年一季度和广东的GDP差距缩小到不到500亿。 江苏有5个万亿GDP城市(苏州、南京、无锡、南通、常州),数量全国最多,徐州也紧跟在后面有九千亿规模。
江苏内部“去中心化”的特点很明显,13个地级市各自为政,竞争激烈,谁也不服谁,形成了“十三太保”的现象。 这种均衡发展正是江苏“谁也不服谁”的底气。 不管是省会南京还是GDP第一的苏州,都没法压倒其他城市。
“苏超”的赛制设计就利用了这种地域文化。 13支以城市命名的球队参赛,把地域文化和体育赛事深度绑定。 比赛不再是简单的竞技对抗,成了城市之间的荣誉之战。 南京对无锡成了“盐水鸭VS水蜜桃”;徐州和宿迁的较量变成了“楚汉之争”。
全民参与加地域文化认同再加足球竞技,把这些元素结合起来,“苏超”就成了现象级IP。 场上是对手,场下是伙伴,各城市默契地借赛事IP激活文旅经济,共同托举“苏超”的热度。
江苏的体育基础设施也为“苏超”的火爆提供了基础。 到2024年底,全省有36.37万个体育场地,面积3.80亿平方米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.46平方米。 其中足球场地11632个,面积3572.86万平方米,这些数据都在全国领先。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