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9-19 14:56:12 点击量:
江苏超级足球联赛,江苏足协联赛,足球赛程,积分榜,江苏球队,足球直播,聚焦江苏超级足球联赛,提供2025年赛程、积分榜、参赛队伍资料、赛事直播及精华集锦,全民足球激情不断更新!4000万人次! 你没看错,不是世界杯,不是中超,是潍坊的“草根足球”——一场地级市的业余比赛,直播观看人数直接冲上热搜级数据。 30万现场观众,两个月60场比赛,16支队伍拼到最后一秒,这哪是踢球? 这是整个城市在燃烧。
“V超”,全名叫潍柴动力·2025潍坊市足球超级杯赛,听着像企业赞助的普通地方赛,结果一开踢,整个山东都坐不住了。 7月12日开赛那天,没人想到它会变成这个夏天最热的文体事件。 不靠明星,不靠资本,靠的是街坊邻居喊出的“加油”,靠的是下班后换上球衣就冲上场的那股劲儿。
奎文队对坊子队,听起来像两个区的办公室掰手腕,可现场气氛,比职业联赛还狠。
上半场一开场,火药味就炸了。 坊子队边路快,两个边锋像装了弹簧,一趟一突,几次差点撕开奎文的防线。 奎文也不含糊,后场直接长传找前锋,空中接力玩得贼溜。 可两边门将都神了,几次必进球都被扑出,角球、任意球来回折腾,就是没人能破门。 0比0,中场休息时,观众席上全是讨论声:“这踢得比我家孩子写作业认真多了。 ”
下半场刚过十分钟,奎文队先发制人。 第54分钟,张津瑞一脚直塞,像手术刀一样穿过防线号宋振昊拿球,面对门将不慌不忙,左脚一拨,右脚一推,球进了! 空门得手,动作行云流水。 整个球场瞬间炸了,奎文球迷挥着旗子跳起来,有人直接把矿泉水瓶扔上了天。
可坊子队没崩。 他们调整战术,前场就开始逼抢,压缩奎文的出球空间。 第65分钟,机会来了。 王聪聪在禁区左侧接球,一脚抽射,皮球贴着草皮钻进网窝。
扳平了! 坊子队替补席上一群人冲进场内庆祝,教练在场边跳脚大喊,这股不服输的劲儿,看得人热血直冲脑门。
第79分钟,奎文队再出杀招。 又是直塞,这次是33号王书涵,拿球后冷静推射,皮球直挂死角。 2比1! 反超了! 这一次,奎文的替补席彻底疯了,球员冲进球场,抱成一团。 坊子队球员站在原地,眼神里全是不甘,可时间不多了。
最后十几分钟,坊子队全线压上,奎文全员退防。 角球、任意球、远射,一次次进攻被化解。 终场哨响那一刻,奎文队员瘫坐在地上,有人哭了,有人笑着捶地。 冠军,拿下了。
另一边,季军争夺战也没闲着。 高新队对临朐队,全场就一个进球。 下半场第16分钟,陈子涵一脚破门,1比0,季军到手。 排位赛更热闹,寿光队4比3赢了诸城队,青州队2比3输给潍城队。 最终排名出炉:奎文第一,坊子第二,高新第三,临朐、寿光、诸城、潍城、青州分列四到八名。
这比赛,不只是踢球。 从7月到9月,整整两个多月,全市十六个县市区轮番上阵。
有的球迷专门请假去看客场,有的家庭三代人一起到场边加油。 寿光那边,一企业老板直接包了大巴,拉上员工去客场助威。 诸城有家餐馆,比赛日推出“进球免单”,结果一晚上免了七八桌,老板笑得合不拢嘴。
更夸张的是直播数据。 4000万人次观看,什么概念? 相当于全国每30个人里就有1个看过“V超”直播。 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,到处都是集锦。 潍坊V超话题下,光是球迷拍的现场视频就超过十万条。 有人拍自家孩子穿着球衣在电视机前跳,有人拍老爸老妈在广场上模仿球员庆祝动作。 这哪是看比赛? 这是全民狂欢。
宋振昊,奎文队那个进球功臣,白天在汽修厂干活,晚上训练。 王聪聪,坊子队的扳平英雄,是小学体育老师,比赛前一周还在带学生跑操。 他们没有高薪,没有经纪人,有的就是对足球的那股热爱。
有场比赛,高新队一名球员脚踝扭伤,坚持踢完下半场。 赛后去医院,医生说韧带拉伤,至少休息一个月。 他躺在病床上还笑:“值了,我们赢了。 ”这种话,听着像电影台词,可它真真实实发生在潍坊的草根球场上。
闭幕式那天,舞台搬进了体育场。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学生敲起花样锣鼓,震天响;潍坊市体校的孩子表演击剑和武术,动作利落;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的啦啦队跳起活力操,全场跟着节奏拍手。 这些节目,没请大牌,全是本地学生,可那种扑面而来的青春感,比任何明星演出都动人。
潍柴动力作为冠名商,没搞花里胡哨的广告植入。 他们的展台在角落,放了几台发动机模型,旁边是足球青训计划的宣传册。 有人问:“你们赞助足球,图啥? ”负责人说:“我们是潍坊的企业,足球是潍坊人的热情,我们搭个台,让大家玩得痛快就行。 ”
比赛结束了,可话题没停。 有人问:为什么一个地级市的比赛能火成这样? 有人说是因为氛围,有人说是因为公平——所有比赛都按主客场打,没有暗箱操作。 还有人说,是因为它“不像比赛”。 没有冷冰冰的规则宣读,没有商业味十足的仪式,有的就是纯粹的对抗和欢呼。
可也有人质疑:这么热闹,能持续吗? 下一年还有人看吗? 有人担心,火了一届,第二年热度下去,就成了“一次性狂欢”。
坊子队有球员赛后说:“我们队训练场地是借的,高新队有自己的训练基地,这公平吗? ”
更现实的问题是时间。 这些球员都有正经工作,训练只能在晚上或周末。 有人为了比赛,请假被扣工资;有人因为踢球,和家人闹矛盾。 一位妻子在社交媒体上发帖:“老公每周末都去踢球,孩子作业没人管,家里事没人做,这球真的比家重要吗? ”这条帖子下面,吵翻了天。
还有人开始算经济账。 一场比赛,场地、安保、裁判、直播,成本至少十几万。 16支队伍,9轮比赛,60场下来,总投入得上千万。 钱从哪来? 政府补贴多少? 企业赞助多少? 这些数字没人公开。 有人担心,搞这么大的赛事,是不是“面子工程”? 万一明年资金跟不上,怎么办?
可也有人反驳:“4000万直播观看,带动了多少餐饮、交通、旅游? 一场决赛,周边餐馆营业额翻倍,出租车司机说那晚多赚了三百块。
更深层的问题是:草根足球,到底该不该职业化? 现在“V超”的球员都是业余的,踢得好也不会转职业。 有人提议,应该设立奖金,甚至组建半职业联赛。 可马上有人反对:“一给钱,味道就变了。 现在大家是真心喜欢,给钱之后,是不是就有人为了赢球不择手段? ”
还有人担心青训。 比赛这么火,孩子们都想去踢球,可潍坊的足球场地够吗? 教练够吗?
比赛结束了,奖杯颁了,球员回家了。 可那些问题,还在。 足球到底是什么? 是娱乐? 是生意? 是城市名片? 还是普通人心里那点不甘平凡的火?
是胜利? 还是那种明知赢不了,也要拼到最后一秒的倔强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